上海春芝堂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上海春芝堂 你的位置:上海春芝堂 > 服务项目 >

上海春芝堂 信贷向“绿” 首都向新——金融助力打造“绿色建筑”北京样本

发布日期:2024-08-07 07:04    点击次数:152

  记者 杜雨萌 刘 琪上海春芝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同时,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强调,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作为我国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建筑行业“向绿”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最近几年,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预制房屋”背后是金融对于绿色建筑领域的精准浇筑。北京作为我国的首善之区,当前正在构建“绿色建筑”的首都样本。连日来,《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北京多个颇具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样板”,一探建筑企业、金融机构如何写好绿色金融这篇文章。

  装配式住宅渐趋流行

  60余年前,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建筑工业化”的设想:“设计标准化,构件预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如今,这一设想在住宅领域已成为现实,且具备了绿色的特征。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使得建造一座房屋的方式,由传统在尘土飞扬中的原地现浇建房,向降噪隔尘的绿色“预制房屋”逐步进行切换。

  顶着烈日酷暑,《证券日报》记者来到北京丰台区花乡最西端的榆树庄园内看到,一幢幢以灰白麻色系为主色的住宅楼与错落有致的绿植景观相映成趣;漫步在小区内,拂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泥土与花草的芬芳。很难想象,八年前的这里还是一片棚户区,不仅房屋破旧、环境脏乱,且还存在诸多消防、治安隐患。

  巨大变化的背后,源于榆树庄村棚户区改造与环境整治项目的实施。而这里,也是北京首个交房的全装配式棚改回迁房。

  “除了地下室和地上三层楼的加强层外,现在你能看到的这些外墙板、阳台板、空调板、楼梯板,还有类似叠合楼板、卫生间、电梯间等,都是在工厂预制出来后,运到现场再进行组装。”作为该项目的承建方,北京榆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方利在榆树庄园小区内,边走边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这种建筑方式一方面减少了很多建筑垃圾,降低了施工噪音,使得施工现场不再尘土飞扬、机械喧嚣,更重要的是,装配式房屋还能减少施工时间、节约人工成本。

  装配式住宅的“绿”体现在哪里?刘方利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如果采用原来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方式,施工产生的垃圾可能会有100吨;但如果在工厂将“零部件”全部生产好,运到工地现场再进行拼装的话,产生的垃圾可能只有5吨、最多10吨,所谓的“绿色施工”也正体现在这里。另外,通过这种装配式建筑方式,过去至少需要7天才能盖完的一层楼,现在基本4天至5天就可完工。

  按照“能预制尽预制,能装配尽装配”的设计原则,记者获悉,榆树庄村棚改回迁房项目最终实现了结构主体50%的预制率,60%的装配率。并且该项目除了配套商业外,保障性住房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

  榆树庄园居民于阿姨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时腾退的时候,想着能还我们一个还不错的新房就行,今年年初交回我们手里的这个房子,我们非常满意。房间布局非常好,既南北通透,采光和通风也都做得挺好。”

  无论是从建筑业转型升级角度来说,还是房地产在“后开发时代”对于“好房子”的追求,这种一改传统且绿色高效的装配式建筑,正在北京住宅领域加速落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表示,要提高住房建设标准,采用智能化、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打造“好房子”样板,让老百姓真正享受便利、感到舒适。

  距离榆树庄园约20公里东北角位置的西城区新街口街道桦皮厂胡同8号楼(以下简称“桦8”),同样受益于装配式这一建造方式,仅历时三个多月即实现房屋的“原拆原建”。

  对于这栋同样房屋破旧且存在诸多消防隐患、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桦8,此前让居民担心的是,其有着设备管线老化、年久失修,墙体沙化、保温隔热效果退化,屋内空间布局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由于被划定为D级危楼,桦8也因此成为北京首批原拆原建的老旧小区项目。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北京区域负责人陶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据厨卫、客厅、卧室等功能分区,我们依托原创研发的C—MiC技术(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智能建造技术,即装配式建筑的高级形态),把桦8整栋建筑规划为55个混凝土模块,每个模块中的机电、装饰装修都在工厂进行高标准生产,最后在施工现场吊装组建成整栋建筑楼房。”由此,采用中建海龙的模块化集成建筑体系,可以将传统施工过程中90%的建造工序迁移到工厂完成,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建筑工业化生产。

  这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建设周期的缩短,按照北京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计算,桦8项目装配率高达72%,其项目建设周期也由原本的15个月压缩至3个多月。

  尽管装配式建筑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应用,但陶阳告诉记者,从装配式传统建筑构件的1.0阶段,到装饰一体化构件2.0阶段,再到整体厨卫、三维构件3.0阶段,以及现如今MiC模块化集成4.0阶段,应该说,装配式建筑发展已进入采用数字化和工业化技术融合智慧化管理、实现智能建造和绿色建造的新阶段,这既是智能建造技术革新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真实写照,更是当前建筑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印证。

  银行优“贷”绿色建筑

  绿色化转型升级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方向。但绿色建筑的落地,也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注入。可以说,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装配式建筑落地住房领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因工业化程度不高或规模限制,产品价格难以下降,不能充分体现工业化带来的品质和效率优势。因此,金融支持对于后续行业发展无疑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陶阳说。

  在深入推进建筑领域低碳转型要求下,今年3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并特别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利用绿色金融标准或转型金融标准,加大对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信贷支持力度”。

  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等七部门于6月份出台《北京市信贷支持建筑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以服务北京市建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总体要求、实施路径、组织实施三大方面对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建筑绿色发展工作做好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撑,助力“绿色北京”建设。

  信贷支持建筑绿色发展,银行业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绿色运营实践中,银行也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开拓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建设银行北京丰台支行副行长董斌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榆树庄村棚改项目新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后,我行马上组建项目营销团队,以‘绿色信贷+绿色低碳建筑+绿色监理’创新模式为抓手,为榆树庄村集体企业‘北京榆树庄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授信14亿元并投放绿色贷款5.05亿元。”

  银行的放款速度让项目方记忆犹新。北京榆树庄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财务工作人员说:“自2022年7月初递交材料后,公司大约在8月中旬就拿到了贷款审批单,流程快了近一个月!”

  与此同时,另一个绿色建筑项目的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发出了相似的感叹。

  有着“绿色建筑三星级”(指建筑评价体系中的最高级别标准)头衔的海淀区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海开园项目负责人海开云创公司总经理王鹏程对记者表示:“我们项目建设进度能够如期推进,得益于绿色金融的有力支持。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北京农商银行海淀支行的高效信贷支持,不仅放款速度快,而且授信额度、期限、贷款利率等各方面条件都与企业实际用款需求相匹配。”

  之所以能做到高效精准的信贷支持,北京农商银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许旖旎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了其中“诀窍”——从调查环节拿到企业项目材料开始,该行就为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企业打上了“标签”。对于“标签”企业,会在审批、放贷环节走“绿色通道”,与传统信贷项目相比,流程更便捷,利率更优惠。

  无论是建设银行的特色创新,还是北京农商银行的高效服务,都是银行业近年来在绿色金融领域深耕细作的一个缩影。未来,他们仍将步履不停,以更高水平的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谱写绿色金融新篇章。

  许旖旎表示,目前北京农商银行正在制定《北京农商银行绿色金融工作方案》,其中明确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目标,多措并举进一步全面提升绿色金融制度建设水平。

  董斌也谈到,未来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将进一步围绕绿色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装配式建筑、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等重点领域,抓住科创发展机遇,串联区域绿色技术、节能环保和污染处理等绿色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通过信贷支持、投贷联动、辅导咨询等赋能企业,进而实现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双发展。

  绿色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绿色名片,首都北京正在身体力行地擦亮这张名片。放眼全国,其他很多地方也在用政策护航,推动建筑业“向绿而行”。一份份以绿色建筑发展为目标的文件不断涌现,成为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个生动注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郝欣煜 上海春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