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上,有一类电影以其简单粗暴的方式直奔主题,不拐弯抹角,而是毫不掩饰地展现出人性的一面。它们被称为黄暴电影,尽管在某些时候被视为争议之作但它们却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电影不仅让人观影过程中心跳加速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情感、欲望等议题的思考。今天,我们将聚焦于那些鼎鼎大名的10部黄暴电影,看看你是否追随过其中的一两部? 1.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电影通过一百多分钟的叙事完整地探讨了战争、人性、欲望和喜剧结局,男主是一架窥镜,面对命运的大势与洪流,个体的力量在集体面前是那样不堪一击,西西里有这样一个流言蜚语永不停歇的小镇,世世代代却也无法离开。玛莲娜被抽象的群体推向高光之处,也被推向灾厄,最后又回到共和,纵然不再年轻曾有万般不堪,也会永远记得她、眷恋她,替她捡起沙滩上散落一地的橙子。 2. 《大开眼戒》故事严肃而深刻,让人无法轻松,阿汤哥的出色表演给予了电影很高的评价,尽管妮可的戏份稍显稀少,观影时间流逝得很快,钢琴声贯穿始终,成为一流配乐的典范。电影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对社会阶级腐化的探讨,影片并不陷入阴谋论,而是描绘了中年危机的焦虑,库布里克留下的最后一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而主演的离婚更是影片的一部分。 3. 《苦月亮》从最初的一见钟情苦苦寻觅,到相爱热恋似火,再到男主折磨抛弃女主,女主归来报复男主,看的有些许震撼,在电影里堕胎基本导致了之后的走向,但不赞同用孩子来疗愈奈杰尔他们那样的感情。激情和新鲜感随时间消退,男女主采用了更极端的相互纠缠和伤害,也就注定了影片的结局,而让那段七年之痒夫妻感情加深的就是来自男女主悲剧的负能量,负面情绪更有力量。 4. 《钢琴教师》这是一部深刻而震撼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情感压抑、心理扭曲和女性自我探索的主题,引人深思。像沉默的火山突然爆发,女主起初对男主的控制和调教映射母亲对她的操控,她的受虐心理又在强调其缺爱的本质,欲望寄生于伤痕之上,两者结合的结果就是她要求男主做出伤害她的行为。女儿无法摆脱母亲控制,所以她的行为并不会让人感到奇怪。 5. 《芳芳》开头的剪影和结尾呼应起来还是挺妙的,我真的很喜欢开头,很俏皮,也贴合主题,共食泡泡糖就已揭示本质,抛开三观与剧情问题不谈,对于正常人而言也是非常奇异的情感拉扯,可以是缱绻,也可以是别扭,我觉得属于后者。苏菲玛索的表演拯救了整部电影,她的存在让电影想要表达的论调更具信服力,爱情除了幸福与欢乐之外,还有一次无法预料的重生。 6. 《戏梦巴黎》那个年代,革命与情感如同青春的左膀右臂,电影既处在自身的巅峰青春期,又巧合地成为了时代的眼睛。窥视着,感受着,释放着,留给后代一卷卷影像与无数的怀念,在此意义上,感谢贝托鲁奇将此片作为一份献礼来缅怀那个青春激荡的年代,而不是个人的说教。完美描摹了现代先锋知识青年在动荡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比《颐和园》好太多。 7. 《本能》视听语言极为出色的一部电影,唯一不足的地方是剧情基本都能猜到,但是拍的观感很舒服,片子的吸睛处就是这个聪明透顶而又风情万种的女主,她的金色盘发有着希胖《迷魂记》的既视感。片名取得不错,一切遵从本我,大结局并不觉得女主放过了男主,她的书是写完了,可还没有正式出版。角色之间的关系交错复杂,结成了蜘蛛网,配乐一起,惊悚感就起来了。 8. 《穆赫兰道》女主演技了得,现实-梦-梦中戏,演出了三种层次,清晰地界定了爱意浓时,及由爱转恨,这么一个因心爱之人另有新欢,遂买凶杀人的常见故事,被大卫林奇讲得如此奇丽、诡异,极富影像魅力。梦中跟镜头让观众恍如置身其中,一路跟随进入黛安梦境,身受黛安的爱意和悔意,因怜惜生爱,因爱不得生恨,因恨生悔,说到底确实是心魔生事,没有比这更佳的拍法了。 9. 《魔鬼代言人》《逃出绝命镇》怂货版,好胜心和贪婪战胜了良知,恶魔的恐怖之处在于它熟知一切伦理道德法律,但是它做了关键的扭曲,如同社会的癌。本来全程我都对男主有点偏见,没想到最后升华了一下子,最后二十分钟的反转还不错,让人惊掉下巴,结局的时候不算太差,男主又要掉入另一个的陷阱。整部电影营造了独特的氛围,让观众感受到紧张和不安。 10. 《着魔》配乐很妙,整个故事其实只有两个人,婚姻的扭曲内核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三次出现的动作略微能体会出一点宗教的意思,耶稣的诞生但更多的以及关于权力的隐喻实在无解。故事自带一种魅力,完全可以抛弃一些细枝末节,诸多长镜头值得称道,很考验剧组功力,看他们演得我自己都觉得累和不容易,观影过程令人紧张不安,女主的表演确实精彩,但有些过于阴郁。 黄暴电影或许并不是所有人的首选,但它们在电影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直击人心,让观众在片中体验到了不同寻常的刺激和快感。无论你是否追随过这些电影上海春芝堂,它们都值得我们停下来思考,影片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或许在这些电影之中,我们能够找到对人性、社会和情感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对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反思。 |